Wednesday, April 14, 2010

大学学生代表

大学学生代表可以说是大学里的YB. 因为我们都是由学生投票选出来的。大学选举时的付出,成就了我一年的大学YB体验。那一个时段,可以说是我在大学最忙以及最精彩的阶段。要当一个普通的学生代表不难,只要开开会,校方讲什么,我们都支持,大学有搞活动,出席露露脸,就可以了(现实中是有很多这样的学生代表-很废)。但是要当一个好的校园YB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,需要的是牺牲很多的时间,成绩,娱乐,与朋友和伴侣的时间,等等。如果你没有那样的心理准备,那最好不要提名参选。

学生对于学生代表的要求很高,当然少不了批评,好的批评也由,坏的也有。所以要当学生代表的第一步,就是要接受批评。学生代表理事会并不是第一年成立,学长们往往流下了种种的坏名声。学生代表本身带着大学的声誉,一举一动都需谨慎。

悠然记得,我们学生代表理事会趁着大学的年假,到西马的几间大学于它们的大学管理层和学生代表做交流,那时发觉到我们也背负着大学的ambassador的责任。因为我们的表现将让其他大学作为我们整个大学的评估。我们必须比其他人更来得出众,更懂得表现自己,也要懂得社会时事,政经文教,又要研究政治,因为对方随时抛出种种的课题来讨论。而我也发觉到在这一方面,华裔学生比起友族来得弱。我本身也是费了很大的劲,观看有关政治的报导,评论,政治辩论等等方法,一点一点累积起这方面的知识,真的是少了一分劲都不行。有时候,我们必须要与内阁部长或副部长交流和讨论一些课题,如果没有做好准备,那只有不出声的在场,那又怎么能带大学和社会问题给部长们呢,那就帮不到学生了。

交际与说话技巧已经是学生代表必要的技能了(其实是一个很好机会让我从复的练习交际技巧)。学生代表最重要的是为学生谋福利。可是学生代表本身没有任何的权力去实行任何的政策。所以我们要说服校方去实行对学生有利的政策,这看起来很简单,如果你以为只要讲几句话,写一个计划书就能实行,那你就大错特错了。

当大学走到了出口时,大学里的点点滴滴又再我心里激起涟漪。一句话,我的大学生活没有白过。看回身边的一些朋友,总觉得他们过得太闷了吧!觉得把好好的大学生活白费掉了,每天不是埋在书堆里,就是沉迷在连戏剧里头。有时候,朋友会问我为何要把自己弄得那么忙,那么压力(压力时常写在面上)呢?

解释了,有时候换来的是一脸迷惑。我的看法是,大学其实给了我们学生很多机会去学习除了课本以外的知识,往往那些知识将会影响或决定我们未来的成就。看回现今竞争强烈的社会,如果你只是强于课本上的知识不足以让你立足于社会,甚至连找到一份好工作都难。认识的长辈都告诉我,往往他们在面试刚毕业的大学生时,成绩的优越并不是他们的首要录取的选项,只要你的成绩有达标(通常是CGPA 3.0)就 已经符合他们的要求。接下来要看的是你在大学的课外活动,因为那将显示你在领导,沟通,交际,勇气,时间分配上的能力。老板想要的员工是能帮他解决问题的。最后是你的面试的临场表现。很多大学生都不明白这一点,他们认为只要成绩好,一等学位,就有好公司等着他们。最好的例子,我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找不到公司给与工业实习。我本身跟过shell里边的高层做过交流,他们的看法是,他们发觉到经常活跃于大学组织的学生,通常都是他们想要的对象。身为国际大公司,讲出来的话一定有他的分量。